长江中心小学开展红色小主播大赛
活动中,师生们跟随着红色小主播的步伐进入广州会馆。他们以生动的叙述,细致地描绘了广州会馆的建筑起源与功能,展现了其历史的演变与革命的传奇。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情感,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卷,引领着老师和同学们穿越时光的长廊,深入挖掘本土红色历史的精髓。
活动中,师生们跟随着红色小主播的步伐进入广州会馆。他们以生动的叙述,细致地描绘了广州会馆的建筑起源与功能,展现了其历史的演变与革命的传奇。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情感,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卷,引领着老师和同学们穿越时光的长廊,深入挖掘本土红色历史的精髓。
为切实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天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近期,北辰区西堤头小学精心组织开展“爱护城市环境,践行文明行为”思政实践小课堂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学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帮助树立文化自信,近日,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师生前往赣州龙南开展为期三天的“专题+艺术”思政课教学活动。
为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深入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2月13日,赣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第四联盟体“立志、立行、立新”开启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新征程思政作品展示会在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3日上午,顺南街小学邀请家长代表走进课堂讲思政课,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爱国情怀,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深入贯彻全面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及《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探索大思政课引领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构建策略与实施路径,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构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12月11日—12日,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构建专业课程思政
“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繁荣,国家在行动、上海在行动、高校在行动……归根到底是落在每一位个体身上,尤其在各位‘强国一代’身上!”11月4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鲜活生动地阐释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体会后,表达对青年学生们的深切期待。
从《只此青绿》《长安三万里》等影视作品广受好评,到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海内外社交平台强势“出圈”,国风国潮热带来哪些启示?这道思考题,出自沪上高校大思政课的课堂。
从《只此青绿》《长安三万里》等影视作品广受好评,到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海内外社交平台强势“出圈”,国风国潮热带来哪些启示?这道思考题,出自沪上高校大思政课的课堂。
近年来,盈江县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整合多方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
时代向前,青春向党。近日,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最美奋斗专列”评选活动经过激烈角逐后尘埃落地,共评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至此,该校历时7个月、筹办20余场主题赛的“奋斗青春专列——北大方正学子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完美收官。红
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省戏剧家协会、江苏大剧院、省大学生艺术团联合会承办的2024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落下帷幕,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传媒学院原创话剧《刑场上的婚礼》在全省62所高校的96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非专业短剧类终评环节,并在江苏大剧院精彩上
素质教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创新力在科技实践中迸发,批判性思维于课堂思辨里养成,团队协作借社团活动来锻造,社会责任感靠公益服务去培育。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离不开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借助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是近年来全国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强化思政课建设,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探索总结出了理论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三维育人”思政课建设体系,引领学生在思政课理论学习中实现知行合一,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体化、可视化。
《湛江晚报》12月12日报道了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在湛江市第二中学霞山校区举办“2024年湛江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新教材观摩和研讨”活动,共同总结探讨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创新路径,旨在打造更有深度、更具成效的小学思政课。
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
建设“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更好发挥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功能”……全省教育大会为江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描绘路径,让全省高校广大干部职工倍感振奋。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面对思政育人的新形势新任务,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孵化、科研成果转化、实施机制优化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立德铸魂事业行稳